13995309102
您暂无未读询盘信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流量包"揭谜:新卡流量糊涂账 老卡资费难降档

发布时间: 2022-01-12    作者:银川油烟机设备清洗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前不久,《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谈及“话费套餐虚假宣传、封杀降级、营销指导等需要不时规范的情况”,指出运营商 “免流量”涉嫌虚假宣传,自由流量范围有限且不明确。此外,用户如果想减少套餐摊位,会遇到很多障碍,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没想到,中国消费者报的记者居然亲身经历了这件事。新的腾讯大王卡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开放使用”,几乎每个月都会遇到欠费和停机;然而,中国移动128元的老卡几乎没有产生话费,但也不能顺利降级。当初,新卡是为了省钱而设计的。没想到,这个计算失败了,每月电话费总额激增。

在各种论坛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不难看到这种现象。

定向流量这是一个愚蠢的账户吗?为什么取消不限量套餐,用户会左右为难?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19元专属流量是一个概念。

看小视频的时候,记者刷了一下腾讯大王卡:每个月只需要19元就能获得30GB的专属流量,包括200多个应用,免费接听,全国漫游...对于记者来说,腾讯系定向流量已经绰绰有余了,于是忍不住打起了“小99”:腾讯大王卡19元“就这样,不到一个月90元,连家里的宽带都有了,30GB的流量随便用,还有一个号码可以转移骚扰电话,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有那么一会儿,记者选了一个喜欢的号码。腾讯大王卡未通过邮件送达。2021年11月,由北京联通工作人员办理。实名登记后,除了每月19元的租金外,联通工作人员要求记者从30元起购买一个流量套餐,还上交了100元,称是用来参与每月返10元等优惠。总之一打开就不是19元一个月的“开放使用”的概念。记者认为他现在一般都是用WiFi,只是偶尔会用这张卡作为补充,主要是用于微信,应该没必要买流量包。但是工作人员说:“我们买吧,不用就超了。”

“这其实是一个日常出租的宝藏。规则是19元套餐30GB,1GB每天;1元一天买了1GB的包外。”A 运营商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用不用都会超’的意思是,除非你不开,否则每天难免1元钱。”

按照这个运营商人的说法,中国联通将在国内投递包裹。在交付套餐时,会明确说明套餐内容,还会推荐用户花30元购买流量套餐。因为日租流量只能当天使用,所以一天1元的流量不能结转到第二天。购买流量套餐后,可以节省日常流量,还可以办一张二级卡。

“腾讯大王卡已经上市5年了,在它的带领下,三大电信公司运营商推出了几百个带有一定定向流量,实际上非常受一些特定用户的欢迎,积累了上亿的用户。”..电信观察人士付亮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目前仍有数亿用户在使用这种日租卡套餐。虽然还没有公布这方面的数据,但估计超过了三大电信运营商16亿手机用户的三分之一。”

想降档“没那么容易”

因为不熟悉定向流量规则,不经常看短信,新卡每个月都会欠费关机。原来128元的中国移动套餐,加上每月40-50元的腾讯新卡,在不省钱的情况下,内外多花了不少钱,记者的“小99”泡汤了。

在多次欠费停机期间,记者会收到中国联通的短信,告诉他们可以通过点击链接进行充值,参与“礼品充值”活动。选择一个摊位充值后,记者发现这笔钱会分成12个月,每个月返还两次10元——也就是说,在钱返还之前,记者可能无法返回互联网,或者他可能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才能返回互联网。因为体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记者真的想退出网络。

既然不能退出互联网,记者认为应该下调中国移动128元套餐。反正每月使用量几乎为零。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移动北京西直门营业厅,记者请工作人员帮他降档。经过咨询,我们了解到如果想继续使用免费家庭宽带,.少要使用每月69元的套餐。工作人员拿着记者的手机很久,正要点击“OK”的时候,突然说:“你掉了,就没有不限量套餐 ha了。”据他介绍,记者目前使用的是不限量套餐这是达到限速的,也就是说可以无限期使用,但达到一定流量后,网速会降低,还有“128元套餐实际支付98元”的优惠。但是不限量套餐降级后就不能再处理了,超额流量需要每GB 60元。

谁能负担得起如此昂贵的流量?经过反复确认,记者无奈放弃了降档。

“确实有些套餐可能60元一GB,但这种情况下,高概率是营业厅吓到你了,不想让你降级。”前述运营商消息人士称。

记者在北京移动官网看到,日流量套餐为3元1GB,5元2GB,10元5GB。于是我打了中国移动10086服务热线,接线员告诉我69元有不同种类的线上套餐,其中1米3分钱,5元1GB,超过3GB后33元1GB。但是有一个69元的套餐,包含了39元的语音(230分钟)和30元的流量套餐(3GB),它的包外流量真的可以达到60元一GB。“有些用户会选择这个套餐,因为他们使用的电话语音多得多,流量少得多,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花60元钱买1GB流量。可能用户不知道有这样的流量套餐。”接线员说。

定向流量 “雷区”难以防范

每个月都有记者因为超限额后不及时缴费而被关停,不敢“打开”,这是非常不好的体验。记者确实大部分时间都在用WiFi,基本上只用了微信,从来不敢用免流剧一次。

“宣传真的不规范。”傅亮说,为了显得更多,把一年的总流量加起来。当然,有些报道也有误导性。“对于日租卡,前期运营商的宣传基调一直是专属流量,包括“××GB定向免费流量费”,很少直接说需要免费流量,因为在免费流量费范围之外发生的其他流量还是需要收费的,套餐一定要说明。”付亮认为,经过五年的宣传,“定向免费流”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选择此类套餐的用户的认可。目前用户的意见主要是因为无流量的含义不清。用户似乎在使用一个网站,但产生的流量并不都在自由流量范围内。比如视频网站是免费流的,但是视频网站中的广告视频不在免费流的范围内。

“定向不流动”有哪些限制?看看包装说明就知道了。记者在中国移动官网看到,以阿里优酷流量套餐为例,每月可享受9元专属15GB 定向流量并享受三折优惠。细流应用包括手机天猫、手机淘宝、支付宝、优酷视频、口碑、免费鱼、聚性价比、蚂蚁财富等等。但是在使用这些应用程序时,很多都没有包含在定向流量。比如天猫不包括第三方提供的网页和服务、好友分享、H5、小程序等非移动天猫服务(如星巴克、饿了么、口碑、大麦、淘宝电影、阿里健康);优酷不包括客户端启动、登录、图片、文字、视频内广告、弹幕、第三方广告、直播视频、在线观看/下载/缓存第三方视频在客户端产生的流量;支付宝不包括非支付宝服务(如淘宝电影、优酷、ofo共享单车等。)如第三方提供的网页和服务、好友间分享、生活号服务、小程序等。

比如在口碑APP中抢到活动红包,点击肯德基活动链接,在线观看第三方视频,点击飞猪酒店订房等。在蚂蚁财富APP里,看到了机构财富网站、社区信息中的视频、股票开户/交易等第三方业务等外部内容。另外,你必须使用一定版本的手机APP才能避免流媒体,其他手机客户端不行,你也不能用浏览器打开。

关键是,哪些消费者可以避免上述行为?

不难解释为什么记者只看微信,还超月限。因为微信APP会有很多视频、外部链接、广告投放、好友转发的链接等。,只要你点击它,它就不会在自由流动范围内。

除非你把手机的所有应用都设置成‘只在WiFi下使用’,这样才不会有额外的流量,否则很难。“前面提到的运营商人说过。”另外,手机本身的一些流程,比如定位,会产生一些流量。"

“由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用和在售的套餐存在诸多问题,工信部通信管理司于2021年11月1日要求“在5个月内”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意识提升行动。”付亮表示,“电信运营商应抓住专项促销行动的契机,继续大力优化套餐的条款和宣传,为套餐用户提供必要的提醒,提升其感知度。”

记者笔记

运营商不妨更真诚、更细致。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声讨运营商,人们经常群起而攻之。作为采访传播行业20多年的媒体人,记者深知,传播行业不仅引领了中国服务业整体水平的跃迁,而且仍然是服务行业中的佼佼者之一。既然这样,说到运营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生气?据记者了解,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6.4亿用户的超大型行业(工信部统计),首先在规模上极有可能被诟病。其次,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完全离不开宽带和基于手机的移动网络。手机作为人类的“外部器官”,其成本和服务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情,以及燃气、水、电、交通、医疗等其他公共服务。相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运营商/的资费提升其实可以更真诚,服务可以更细致。

以.近被中央媒体批评的腾讯大王卡,为例。如果一张卡可以存在五年,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其实说明它是一个好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据记者了解,很多大学生甚至把它作为宿舍的热点购买,因为达到量就可以续费,不会像基本套餐那样限速。

那么,网友们为什么认同媒体的批评呢?“大王卡宣传一个月19元,一天一GB,实际上每天要交1元钱,这样一个月49元,一个月19元什么都没有。”一个很好的产品,为了营销效果,不惜用“春秋笔法”,不仅不表达实际成本,还把全年收录的流量放在一起进行宣传。这样受骗的顾客怎么能不损害品牌形象呢?

不仅如此,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让他们觉得吃亏的是产品设计。用过APP的人都知道,即使不是社交应用,也难免会有各种外链,这些外链都不在套餐的自由流量范围内。虽然这些都写进了产品介绍里,但是因为表达方式很难理解,用户往往直到每个月都在用,才明白那些话的意思,觉得“被骗”了。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完整的包装或者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毕竟普通用户喜欢便宜的“笨”产品。

资费降档事实也是如此。为什么服务不能更真诚细致?虽然有60元起的1GB遗留产品,也有各种非常划算的流量解决方案。真诚细致的服务要积极告知用户,帮助用户选择更合适的套餐,避免浪费。

近年来,电信业务暴露出许多问题。工信部近日要求行业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包括进一步完善资费公示制度,做好资费“清单式”公示等。这些都是为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毕竟让用户感觉更好是大势所趋。

(——文章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银川油烟机设备清洗的小编删除)